嶄新技術和消費者行為 導致視覺商機崛起
您有過怎麼用文字搜尋想要的商品,卻都找不到的經驗嗎?隨著人工智能及消費者行為的轉變,視覺搜尋越趨普及。在美國,有3/4的人購物前會使用圖片的方式進行搜尋,對於年輕族群來說更是如此,根據調查,18~34歲中有51%以上會使用視覺搜尋,比例遠高出其他年齡區間。
也許您很難想像,在視覺搜尋的潮流中,先驅並非Google、Facebook 或Amazon,而是Pinterest。在Pinterest 上,我們可以簡單地用Pinterest App 的相機拍下任何物品,在上面搜尋並連到電商進行購買。自從Pinterest 推出該功能後,不到一年就已經累積了超過6億筆視覺搜尋。
除了Pinterest 之外,其他視覺搜尋工具甚至可以結合應用程式,做到文字/臉部辨識、空間測量的功能,這些功能不但解決了消費者的痛點,也讓消費者獲得了更多體驗。例如IKEA Place App,就讓消費者在購買前用AR 將各類家具擺放在家中,大大減低消費者購買的不確定性。
未來趨勢和消費者需求 決定品牌應用方向
視覺搜尋的使用,對於難以用文字描述,或被不同零售商歸類在不同品項的產品都相當適合,而這項技術不論是對居家裝潢、流行時尚、快速消費品、食品、飲料或是零售等產業也都能帶來極大的商業價值。
對於品牌來說,在視覺搜尋的浪潮下,最重要的不外乎理解消費者決策過程以及未來趨勢,並尋找品牌可接觸消費者的機會。品牌可衡量視覺搜尋在消費者決策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假設視覺搜尋對目標族群的決策有高度影響時,品牌便可研究如何優化圖片內容,以提升可搜尋性。
除此之外,透過蒐集消費者視覺搜尋的數據,品牌也可以知道消費者的使用時機,進而開發各類新產品,以符合消費者需求。例如,零售商Target 就預計透過數據收集,提供消費者特殊優惠、商店地圖資訊等服務。
而在未來,隨著網路載體不斷變化,視覺搜尋的方式可能也會有改變,未來視覺搜尋可能不是用智慧型手機,而是用耳機或其他更貼近視覺搜尋的方式進行,因此,對於品牌來說,隨時觀察並順應趨勢也是很重要的。
廣告發展尚待開發
過往,我們習慣用文字投放廣告,且有一套固定系統可進行,但目前這套方法還無法應用到視覺搜尋廣告上,因為人類在分類物品時的運作機制尚無法完全被電腦參透。
目前可知的變因如風格、顏色等還在電腦可理解的範圍內,但像是潮流、個人偏好就超出了電腦可理解的範圍。因此,在開發出一套電腦和人類都可以理解的系統之前,廣告投放方式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上述視覺搜尋相關資訊,若您有興趣歡迎隨時洽詢康瑞,我們很樂意和您分享更多資訊唷!
資料來源:全球行銷趨勢資料庫WA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