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agram 從今年(2018)11 月開始大刀闊斧清理各式各樣的惡意App ,並對在貼文下發表垃圾評論、刊登違反平台政策的不當貼文,或是為了增加粉絲數而在關注後又立刻取消追蹤的惡意帳號發出警告,要求他們更改密碼並切斷與所有惡意App 的聯繫,期望能反映出Instagram 的真實用戶數。而對於繼續使用惡意App 的帳號,Instagram 表示「將限制帳號在某些功能上的使用權。」
此外,Instagram 還嘗試阻止用戶提供登入資訊給其他公司,避免他們的帳號被駭客入侵,或被用來發送垃圾訊息。因此,如果你觀察到某個Instagram 帳號的追蹤人數下降,即有可能是因為原先的追蹤者人數造假。
Instagram 官方如此大動作地執行新政策,全肇因於平台上層出不窮的假消息威脅,不僅影響了美國和他國的選舉活動,也加深族群間的對立。Facebook 表示,不實廣告多來自這些假帳號,因此官方已在上個季度中刪除了7億5400萬個假帳號,以阻擋惡意App 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確保其他用戶的使用品質。雖然Instagram 從2014 年以來便不遺餘力地刪除假帳號,但這是官方第一次公開聲明:「將藉助機器學習,透過工具識別那些使用第三方App 來增加粉絲的帳號並加以刪除。」
目前一些當紅的機器人App (如:Instagress 、Social Growth)都已經停止運作,但Archie 、InstarocketProX 和Boostio 等其他App 仍持續運行,每月收費10 - 45 美元不等,並聲稱他們沒有違反Instagram 的政策。紐約時報今年也發現,許多名人已停止向專賣虛假帳戶的公司Devumi 購買Twitter粉絲。
通常這些想要增加粉絲數的用戶會將帳號名稱和密碼提供給App 服務商,任由其控制他們的帳號並自動點擊喜歡、留言,或追蹤與指定標籤(hashtag)有關的帳號,以誘使這些帳號追蹤回去。如今,這些使用惡意App 的帳號將收到Instagram 的警告,提醒他們官方已經刪除了所有不實的「愛心」(like)、追蹤和留言,並要求他們更改密碼。
然而,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Instagram 對於惡意App 的廣告是否也會更嚴格審查?作者發現,惡意App 有時會偽裝成分析App ,號稱可以幫助意見領袖掌握粉絲規模!對此,Instagram 發言人表示 :「官方政策禁止惡意、不實的廣告活動,例如:收集點讚粉絲及追蹤者的資訊等,而偽裝成分析App 的行為確實違反了規範,也歡迎大眾隨時檢舉不實廣告行為。」
在Instagram 這樣的社群平台上,追蹤人數已成為帳號影響力、可信度和獲利潛力的指標,對於名人來說更是如此,粉絲人數常成為品牌是否提供贊助的標準。即使是只擁有約1000 名粉絲的「nanoinfluencers」,品牌也會與其合作發布產品試用文,吸引粉絲購買。
有鑑於此,不準確的讚數、追蹤人數、留言數等將使Instagram 的公信力受到質疑,降低Instagram 的使用品質,因此Instagram 的確應該終止所有假帳號的惡意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