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行銷(Personalization Marketing)近年成為行銷界中最具熱度的話題之一,但到底什麼是個性化行銷呢?他又有什麼魔力讓大家對其產生那麼大的興趣?
個性化行銷,意即針對特定客戶的不同需求,量身訂做在其生活周遭所能夠接觸到的行銷訊息,涵蓋內容包含數位廣告行銷、Email 行銷、動態網頁內容等。
然而,沒有設計完全的自動化行銷卻會帶來天差地遠的感受,設想兩張相同的生日卡片,一張由真人手寫配上插圖,而另一張由機器印刷並只把姓名換掉,內容都一樣但給人的感受相差甚遠。倘若我們沒有掌握到顧客真實的生活樣貌與興趣,很可能落入這種失敗個性化行銷之中。因此,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活用個性化行銷,而不是單純將其套用在每一個行銷企劃中。
想將個性化行銷使用的十分靈活,需要在思考面向上有四個主要轉變:
-
從單純的媒體企劃,到整合式的全媒體行銷策略:
進行個性化行銷需考量全盤狀況,我們需要嗎?有能力做嗎?值得做嗎?個性化行銷不該是單一的行銷活動跟創意發想,而是需要長期觀察與蒐集資料,整合顧客需求並傳遞品牌價值。 -
個性化行銷不可混淆品牌核心理念:
個性化行銷的迷思是,許多人認為將品牌的每個環節都套用個性化行銷,就能產生最適合顧客的內容,但是這過程中卻可能大大傷害品牌核心理念和價值。因此個性化行銷不該用在品牌中心思想,而應該依照該品牌性質,調整在顧客分群和顧客接觸中的個性化行銷占比。 -
跳脫線性行銷規劃,擁抱整合性內容系統:
導入個性化行銷後,我們不該再把行銷企劃看成一條條獨立、互不干涉的過程,應該把所有素材整合在一個平台上,依照顧客需求,提供最適合的內容並持續優化,讓每次的行銷活動不再是一階段一階段的過程,而是透過整合發揮綜效的循環過程。 -
銷售數字固然重要,提升品牌價值才是上策:
個性化行銷可以快速提供成果,並在各種結果分析報告中看到數字的成長,但必須記得,所有方法都是為了最終目標:提升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價值。千萬不可為了一時數字好看,犧牲品牌最珍貴的核心。
個性化行銷是傳達客製化體驗的行銷利器,可以幫助我們追蹤更多顧客、找到每個人之間最細節的差異。然而我們必須對手上的資訊系統有深入的了解,同時也清楚所有個性化的內容會如何被運用,才能發揮個性化行銷最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