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內容呈現(Dynamic Content),是個性化行銷下的一環,當使用者在瀏覽網頁或廣告時,跟據顧客過往資料和即時瀏覽行為,替顧客分類,找出他們的興趣和購買意向,並及時調整網頁或廣告內容來迎合客戶,藉此提升購買率或轉換率。國外知名網站也早已開始使用此工具,如:Amazon 依照歷史購買資料調整首頁廣告Banner 訊息、Netflix 推薦個人化影集播放清單、Google 偵測客戶所在地調整搜尋內容呈現等。
那究竟要怎麼運用動態內容呈現呢?其實他的概念很簡單,依照不同的顧客特質來調整呈現的內容,都可算是動態內容呈現的一環,只要提供廣告素材並做好相關設定,其他部分交由動態內容呈現軟體替你處理就可以了。然而,某些手法粗糙的動態內容呈現很容易被顧客察覺,進而失去其親切體驗,想做出優異的動態內容呈現不一定需要最先進的技術,但需要靈活的運用下列素材:
-
顧客資料:
顧客資料可以來自很多不同地方,但如何整合拼出顧客真實樣貌則需要持續檢視與優化。 -
科技平台:
任何可以幫助處理動態內容呈現的平台,透過預先設定好的條件觸發不同動態內容呈現。 -
專業行銷技術人員:
科技可以幫助我們投放廣告,但無法幫我們分辨內容好壞,這就有賴於專業的行銷人員去設計與調整內容,才能帶給顧客最親切的感受。
有了這些素材,要怎麼整合運用並發揮最大價值呢?主要有三個步驟:
- 無縫整合素材、媒體與科技,並依照顧客洞見與資訊打造出個人化內容。
- 不停檢視成效與調整,優化內容,找出提供最大ROI 的組合。
- 瀏覽整體顧客里程,思考如何分配內容藉此獲得最大效益與顧客成長。
動態內容呈現可以用在很多地方,主要有下面7 種呈現方式:
-
登陸頁面(Landing Page):
顧客姓名整合進網頁設計、修改Call to Action,根據顧客過往瀏覽資料調整呈現商品等。 -
電子郵件(Email):
整合顧客姓名、地理位置或過往瀏覽習慣,與登陸頁面類似。 -
網頁表單(Form):
依照顧客性質調整網頁表單內容,如將顧客分類為已知與未知,提供商品優惠給已知顧客,但提供免費電子書給未知顧客並要求留下Email,或是呈現登入頁面給已知顧客,但呈現註冊頁面給未知顧客。 -
轉址(Redirect):
根據顧客資訊提供不同網頁內容,或是根據顧客類型投放其不同的廣告以符合需求,如旅遊網站的廣告提供夏威夷和北歐給喜好不同的兩群人,或是在熱門景點呈現法國和泰國給不同顧客。 -
彈出視窗(Pop-Ups):
依照顧客即時瀏覽習慣如瀏覽頁面、停留時間、點選位置判斷顧客資訊並彈出視窗,通常用來避免顧客太快離開網站,也可將其導引至可能感興趣的頁面中。 -
個人化推薦內容(Personalized Recommendations):
依照顧客過往購買或瀏覽紀錄,推薦其相關商品,但不只限於推薦商品,相關資訊內容也可以是文章或影片。如:Amazon、Netflix。 -
動態搜尋:
依照顧客所在位置、當下時間和過往搜尋內容調整網頁搜尋推薦,如搜尋「現在開放的圖書館」,就會得到所在時區內開放中的圖書館。
動態內容呈現,是個性化行銷下十分重要的一環,他與顧客實際接觸,負責帶給顧客最貼近的感受,只要靈活運用,帶來的效益十分驚人,還等什麼,快點好好把握這行銷利器吧!